当前位置:

【湖南日报】为百姓幸福“找感觉” ——衡阳市珠晖区实施民生优先战略纪实

来源:湖南日报 作者:陶杰 何秀峰 朱章安 编辑:redcloud 2013-09-11 13:22:45
—分享—

   (特约撰稿  陶杰 何秀峰  朱章安 )当你在绿荫环抱的小区,与邻居悠闲的聊天 ; 当你在繁华的城市,找到理想的工作 ; 当你在流光溢彩的江畔,怡然自得地散步 ; 当你在生机勃勃的园区,收获成功的喜悦…… 你一定会发自内心地感叹: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真幸福、自豪!

    这里,就是地处我省中南部,湘水与耒水交汇处的衡阳市珠晖区。 2001 年区划调整由原江东区更名为珠晖区,建区10 年来,珠晖区各项工作每年都名列前茅:连续 6 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模范单位;9 次夺得省、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和 “平安县市区”称号;连年被评为全省群众文化先进城区、全省教育两项督导合格县市区、全省卫生模范单位,近日,珠晖区又摘下“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”的桂冠…… 

    珠晖区为何会有如此般的魅力?未来这座城区又将演绎怎样的精彩? 

    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珠晖区着力为老百姓幸福‘找感觉’,围绕提高老百姓的尊严感、快乐感、秩序感,让改善民生成为贯穿全区各项工作的一根‘红线’。” 珠晖区委书记胡水龙一语道破“天机”。

     科学发展
    为老百姓增添尊严感

    “腰包鼓了,生活好了,今年自家还盖起了小别墅 !” 在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人民村,村民邓家军生活得越发有滋味 。短短数年,他已从一个“泥腿子”一跃成为一个“农场主”。 

    朴实的邓家军不会用华丽的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激动,但这一切却清楚地写在他的脸上,他笑称,现在生活好了,脸上都放光了。 

    什么是尊严感?老百姓对自己的尊严有朴实的解释,那就是集中反映在“位子、票子、房子”。围绕这“建设尊严感体系”,近年来,珠晖区以“加快科学发展,建设幸福珠晖”为核心, 依靠项目带动发展,依靠产业带动就业,频频出招,促进珠晖发展科学转型。 

    依靠项目带动发展,依靠产业带动就业的战略,源于珠晖人思想观念的大解放。 

    珠晖区位于衡阳城区的东部,是衡阳的老工业基地,由于衡阳政治、文化、经济重心长期向西部倾斜,曾经的江东在很多人眼中成为“落后”、“冷清”的代名词,经济欠发达、财政收入低、基础设施落后是摆在这一届珠晖区委、区政府决策者面前的最大难题。 

    制约珠晖区发展的瓶颈在哪里? 2008 年 7 月,一场以“解放思想与珠晖发展”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全区展开,上至区委书记、区长,下至平民百姓,全员参与,经过历时 4 个多月的大讨论,上上下下形成了共识,那就是 “解放思想关键是落实在发展的操作层面上,做到以项目促发展、以发展护民生”。 

    抓项目已成为珠晖区加快科学发展的最强音,区委书记胡水龙,区委副书记、区长符成安亲自挂帅出征,北上北京,东进上海,西进广西,南下广东,对接央企、大企业。真诚引来“金凤凰”。湖南水利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耒水风光带项目、香港汇萃集团投资 5 亿元的丽波五星级酒店、匈牙利 Skala 投资企业集团投资 38 亿元兴建湘江东岸北段风光带等一批大项目、好项目纷纷落地。全区5年累计开工建设项目180个,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35个,完成投资额208亿元,为珠晖区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    珠晖区还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,通过做大三产,做强二产,做优一产,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、盐卤化工、重型装备制造、核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。 5 年来, 全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 年的12.4 ∶ 47.3 ∶ 40.3调整为2010年的5.4∶60.3∶34.3 ,如今的湘江风光带沿线,胖胖胖、旺鸣轩、大老房等为代表的沿江餐饮文化带异常火爆;创景外滩、荷花新城、锦绣东岸等一批高档楼盘鳞次栉比;湘水明珠文化长廊、湘南学联、退省庵、欧阳故居、彭公馆等旅游景点一一串联,新兴服务业正在成为珠晖区发展新的增长点。 

    “一花引来百花开”。随着一大批大项目、好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,“十一五”期间,珠晖区 GDP 由49.8 亿元增加到109.8 亿元,进入了百亿俱乐部,5年翻了一番多;规模以上企业连年盈利,去年实现净利润2.58亿元,是2005年的2.4倍;财政总收入由 2.16 亿元增加到 6.72 亿元,净增 4.56 亿元,年均增速 20.5%;城镇职工可支配收入由9597元增加到16075元,年均增长13.65%;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由4437元增加到7762元,年均增长15.13%。依靠产业的强势发力,今年全区累计新增就业、失业再就业、大学生就业人数 5.5 万人,有 7 个社区被评为“全省最充分就业社区”。 

     排忧解难
    为老百姓增添快乐感 

    珠晖区东风街道的退休职工李自新大爷今年71岁,他有3个女儿,女儿出嫁后,不能在膝前行孝。没有儿子一直是李大爷的心病,让他觉得矮人一截。 

    如今李大爷腰杆子挺直了,他逢人就笑,说话硬气多了。原来,李大爷和老伴都参加了新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。因为年龄超过了60周岁,从今年初开始,他俩每人每月能领到480元的养老金。

    有了养老钱,李大爷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:小病不用硬扛,到街道卫生院花点钱就解决了;想吃点好的,不用再向女儿要钱了…… 

    民生重千钧,惠民贵在行。近年来,珠晖区不断完善社保、医保、工伤、失业、生育等社会保障体系,为百姓撑起了一把“保护伞”。 5 年来,全区财政用于教育、卫生、就业、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累计达到 9.8 亿元,去年占可用财力比重达 63.6% 。城乡低保提标、实现应保尽保,扶贫帮困资金大幅增加,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由 2008 年的 28% 提高到了 55% ,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。 

    在珠晖区住院看病也不再困难。全区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险体系,养老保险、工伤保险、医疗保险全覆盖,社保公积金由 1486 万元增加到 8174 万元,年均增长 48.6% 。 

    让居者有其屋,最大限度地解决居民住房难,一直是珠晖区委、区政府领导关心的大事。全区启动了廉租房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补贴,新建东山村、葵花里廉租房1200余套,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,有效地缓解了城镇困难居民的住房难问题。 

    在珠晖区,像这样的“民生大礼包”正在接连放送。区委副书记、区长符成安深有感触地说:“把钱花在民生上,什么时候都感觉心情舒畅。”5 年来,为改善城区环境,市区两级财政和乡镇街道共筹集建设资金 6500 万元,着力进行乡镇“五小”设施建设、背街小巷改造、“四场一厕”建设、公共服务“六进”社区,开展城市畅通、整洁、绿化“三大行动”,全区 85 条背街小巷改造、 15 个农贸水果市场、 100 余座公共厕所、 5 条主次干道和 47 个社区的停车场、路灯、下水沟、垃圾箱等设施面貌一新, 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“衡阳都市经济核心区” 正在衡阳江东岸悄然崛起。

    建立秩序
    为老百姓增添安全感 

    “在珠晖区,无数好领导好干部与我面对面的交流,心换心的沟通,使我感觉到了党的温暖,社会的关怀……”这是珠晖区安全里“上访专业户”——贺秋英写给区委、区政府的感谢信,此前她还送了一面锦旗到区委、区政府,以表达谢意。 

    为了架起区委、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“连心桥”,方便解决群众诉求,去年9月,珠晖区成立了群众工作部,实行多部门联合办公,构建“一站式接待、一条龙办理、一揽子解决”的工作体系,由县级干部每天接访,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。 

    该区群众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,老百姓来群众工作部办事,在窗口处登记后,由工作人员带领前往各职能部门窗口办理,群众工作部不仅具备信访接待受理职能,而且具备诉讼指导、立案引导、调解纠纷、行政复议、法律咨询、司法援助等职能。2010年,区群众工作部共接待群众来访1404人次、办结 57件、结案率达90%以上,赴省进京信访总量下降了50% 。今年3月份,为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,区委、区政府还在全区开展 3000党员干部“进村入户大走访”活动,为老百姓“雪中送炭”,活动开展以来,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00余个;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,为120余名下岗困难职工找到就业岗位,为40余个种养大户解决发展难题,帮助示范村、贫困村提供发展思路20余条,制定发展规划 30 余个。 

    珠晖区地处衡阳市的交通要塞,京广、湘桂铁路、高速铁路穿境而过,衡阳火车站、衡阳高铁站、汽车东站等客流量大,流动人口多,治安复杂,历来是治安整治的重点区域。近几年来,该区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组建了200人的治安巡逻队,对辖区街面实行24小时巡逻;对社区警力实行下沉,保证了城镇每个社区建一个警务室,实现一区二警制,社区民警对责任区进行全天候巡逻执勤;在辖区各中小学建立校园警务室,继续推行“一校一警”制,民警在学生上、放学期间巡逻执勤,群众见警率大大提升,近年来,全区连续两年民调排名位居城区第一,被评为衡阳市最安全城区。

    大风起兮云飞扬,千帆竞过浪潮涌。实干创新、激扬奋进的珠晖人,正迎着科学发展的猎猎旌旗,和着建设“四化两型”的声声战鼓,以饱满的热情、创新的精神、求真的作风、务实的举措,“打造新实力、展现新魅力、重塑新形象、创造新生活、构建新秩序”,在“争当排头兵、再造新珠晖”的征程上写下更加浓墨重彩的得意之笔!

来源:湖南日报

作者:陶杰 何秀峰 朱章安

编辑:redcloud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珠晖新闻网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