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会现场


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周晓云作重要讲话
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,珠晖区委书记段志刚提出:抓经济工作只有方向明确,重点突出,才能实现整体推进、全面进步。为实现新珠晖的超常发展,我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是重工、强农、活商、兴城,重大举措是打好“资源”、“生态”、“商贸”、“拓城”这四张“牌”。
打好资源牌 壮大产业群
我区资源十分丰富,地下有富甲中南地区的盐卤资源,地上有数亿元的存量资产,还有良好的区位优势。在谁拥有资源优势谁就拥有发展优势的今天,我区将举全区之力打好资源牌,大力实施大工业战略,大上工业,上大工业,努力实现“14321”工业发展目标,即:新增10个亿的工业投入,新增4个亿的工业增加值,新增3000万元的税收,新增2万人就业,新增10个规模工业企业。
● 搞好服务,壮大龙头。坚持领导联系企业制度,对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、现有的骨干企业、新引进的民营企业实行全程式服务,让我区所有企业都能安心生产,放心发展。
● 抓好园区,形成规模。茶山化工园区、东阳渡工业园区要邀请专家作好园区产业布局规划,包装推介优质项目;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,加大基本建设投入,让两个园区成为全区招商引资“主战场”。两个园区要引进规模企业5家,新增产值3亿元,新增税收1500万元。东阳、茶山两镇要集中精力抓园区,经发、商务两局各有侧重抓园区,经发局主要负责抓好茶山化工园区,商务局主要负责抓好东阳工业园区,全区县级领导都要落实具体项目到园区。两园的建设情况要与两镇、两局的工作成效挂钩。通过园区集聚,实现全区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张。
● 抓好改制,盘活资产。抓住全市国有企业改制的有利时机,按照“盘活存量、引进增量、扩大总量”的要求,把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、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,重点抓好区、街、乡镇集体企业改制扫尾工作,确保全面完成改制任务;全力支持坐落我区的国有企业做好招商引资、挂大靠强、依法破产等工作,支持272、710、冶金、探矿等国有企业做好主辅分离工作,帮助老企业放下包袱,轻装上阵,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● 抓好配套,形成产业链。我区是老工业基地,企业多、企业大,企业配套产品的外采率很高,配套资源十分丰富。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,让各类小企业主动承接大企业的配套产品,通过专业化协作进入大龙头企业主导的价值链,使配套资源不外流,从而形成大小业主和谐共生的产业链发展模式。
打好生态牌 建设后花园
我区湘江、耒水、欧阳海灌渠环抱,绿水青山,风景秀美,生态资源十分丰富。我们要依托城市优势,努力建设繁荣的城镇、富裕的农村,建设衡阳美丽的后花园。
● 做大基地创规模。按照“调大规模、调优结构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”的要求,促进农业基地向大(规模大)、新(领域新)、优(品质优)方向发展。充分利用南方葡萄研究中心、果树园艺中心的技术力量,优化万亩鲜食葡萄基地品质,扩大早熟梨种植规模,壮大美国红提基地,扩大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。
● 扶强龙头创品牌。进一步打响湘竹木业、湘旺食品、创新饲料、超强饲料、金拓天油茶等品牌,使之在全国具有更高的知名度、美誉度。利用年出栏15万头生猪的基础优势、饲料加工生产优势和全市最大的京湘冠星种猪场、珠晖生猪良种繁殖场的品种优势,引进1-2家大规模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,加快生猪产业化进程。全年要新增农业规模企业家以上。
● 发展休闲创效益。按照“区域化布局、高档化建设、特色化经营”的思路,全面提高全区休闲农业的辐射力、吸引力和竞争力。在空间布局上,突出以衡花路、衡茶路和107国道三路为主干,重点定位在衡花路两边,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,做到既自成体系、形成规模,又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。在景点建设上,按照“建筑出精品、设施上一流”的要求,彰显特色,提高品味,力求匠心独具,个性鲜明。在经营方式上,突出“餐桌上品特产,田野中赏美景,农庄里享乐趣”的特色,推出田中摘果、棚中采蔬、土灶烹调等系列“农家乐”活动,让游客充分享受田园乐趣,体验农家生活。
● 强化设施打基础。充分利用中央一号文件系列支农政策和我市免征农业税的机遇,全面夯实农业发展基础。要切实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,尽快建设好湘江荷花坪防洪堤二期工程,争取省市水利资金合龙新华防洪大堤,做好五福堂水库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,做好新头冲补水站续建工作,让该工程早日发挥效益。抓住我区农业开发列入国家计划项目县市区的机遇,加紧做好农业开发项目的立项、申报工作。要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,保护好生态和植被,切实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,全面提高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同时,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,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,培育一支服务城市的农民工队伍。
打好商贸牌 推进三产业
珠晖既有大交通,又有大流通,历来商贾云集。特别是近几年,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陆续建成,城区道路骨架的拓展,使我区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凸现,时空距离更加缩短,加之我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、雄厚的物质消费基础,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。因此,我们要把第三产业作为推进经济加速提质强后劲的重点来抓,培育消费亮点,优化消费环境,提高消费品位。
● 建立繁华的商贸区。继续按照“城内大商场,城郊大市场”的发展思路,加大市场建设、调整和引进力度。对雁东、商业城、太平洋等一批老市场要进行调整,引导个体工商户提高经营水平,进精品、卖名牌,共同打造珠晖各大批发市场的品牌和形象。根据东风北路已初步形成经营汽车、摩托车、电动车、农用三轮车一条街,东风南路已基本形成经营建材一条街的发展态势,进一步加强引导,大力建设特色街、专业街。要加快发展商品的仓储、保管、流通业,积极引进资金,开发老机场,建设新的物流中心。从而在珠晖中心片建立繁华的中心商贸区,形成大买大卖、大进大出的商品流通格局。
● 培育系列化的消费产业要素。大力发展龙头消费产业。要迅速完成富衡大厦、红色影剧院的建设,引进一些知名商家,建设高档次、高品位的宾馆、酒家和娱乐场所;抓住湘江东岸风光带、永安路建成后环境改善、人流聚集的机遇,协调沿线单位搞好商业策划,引导湘江东路、永安路向餐饮购物、休闲娱乐的方向发展,加快完善吃、住、行、购、游、娱等消费产业要素。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消费环境。要以诚信消费为核心,以安全消费为保障,建立一个顾客至上、服务一流、诚信为本的消费环境,确保真正能够留住本地客、吸引外地客,让各地消费者在珠晖实现消费预期最大化。
● 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。我区景点很多,既有天子坟、珠晖塔、彭公馆等一批“古色”景点,又有湘南学联纪念馆、省立三中旧址等一批“红色”景点,还有怡心园、白鹭湖、天堂湖等一批“绿色”景点。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和风格,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我区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,大力发展旅游业。通过正确引导,大力宣传,吸引大量民资、外资投资旅游业,开办旅行社,推出“珠晖一日游”等项目,将珠晖旅游全面融入南岳及全省旅游圈,全力打造“南岳朝圣,珠晖休闲”的旅游品牌。
打好拓城牌 建设新城区
抢抓我市城市建设“东扩南移”的大好机遇,大力实施“拓城强区”战略。
● 构筑新网络。切实抓好东外环线、衡大连接线建设的扫尾工作;抓好玉麟路建设和广东路西延;启动并推进衡州大道、武广新干线的建设;加快东风南路、江西路、狮山路的改造,构建新的城市道路骨架,让交通提升珠晖城市品位,让交通改变珠晖发展现状。
● 建设新城区。重点加快“两院”的建设进程,加快“高职院”的扩展进程,加快铁工校、华岳电子学校的搬迁进程,让一座崭新的大学城迅速崛起。加快区机关的启动和建设进程,加快市素质教育基地建设,加快10万平方米的农民公寓建设,把酃湖新区建设成集教育、科研文化、高档住宅于一体的新城区。在这里,值得一提的是区机关大院的建设,全区上下特别关注,特别关心。区机关大院初步确定在白渔潭,要认真作好总体规划和设计,并迅速启动,今年院落要初具规模,区直部门要有跟进的打算和措施。要努力把区机关大院建设成为生态式、花园式、山水园林式公务办公区。
● 塑造新面貌。在抓好城市建设大项目的同时,切实加大文明城市的创建力度,着力抓好社区、背街小巷的建设,加强城市管理,加大环卫清扫力度。要重点管理好T型样板街、光明街、湘江东路三条线,整顿好火车站广场、学联公园、酃湖汽车站三大片,以重点区域的干净整洁、温馨和谐带动全区人居环境的改善。
来源:珠晖新闻网
编辑:redcloud